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数字化战略行动及《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促进“粤港澳数字化教学教研经验交流”帮扶提升粤东西北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11月15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深圳市罗湖区高级中学共同协办的“粤港澳同一堂课”中小学智慧课堂交流展示活动圆满落幕。
希沃作为教育科技企业代表,此次通过多款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为活动提供全程技术支持,让参与者们近距离感受数字化科技的魅力及其对教育的高效助力。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局长高延勇,智慧教研相关领域与机构研究专家,以及来自粤港澳地区多所学校的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出席活动,在交流与探讨中加强粤港澳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三地文化融合创新发展。本次活动围绕“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涵盖“智慧课堂展示、智慧教研探索、智慧教育专题研讨、智慧教学主题报告”四大核心内容,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线上直播的形式展开。其中,在现场课例展示环节,来自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的孙文博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高二物理课——《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借助希沃数字化授课工具,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培养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收获大批好评。在随后的线上观摩课中,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耿梦浩老师带来了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探索图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通过探索正方体表面的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本节课结合希沃易课堂开展互动教学,将课件推送到学生平板,让学生通过平板动手实践,将抽象的几何体直观化,自主经历观察、想象、猜想、推理、验证、交流等活动,逐步把握问题的共性,渗透数形结合、化繁为简、不完全归纳等数学思想。
此外,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黄钰娇、广州市白云区景泰小学朱莲凤两位老师的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百分数》,亦在线上观摩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依托希沃录播双师课堂方案,老师们以同步板书、同步课堂活动的形式,连结起身处不同区域的两所学校学生,让教学画面清晰呈现,将教师授课声精准还原。两地学生则通过一块显示屏你来我往、积极分享,不仅激发了课堂活力,还实现了跨区域的教育资源共享,在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积累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随着AI大潮加速涌来,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变革,教育开始转向更加灵活、个性化的智慧生态。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赋能教研方式变革》主题分享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科学城实验学校校长周小飞从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解读了人工智能对教学教研的作用。周校长指出,在实践过程中,课堂观察涉及大量数据统计工作,老师只能凭经验快速统计,很难做到准确和客观,为此,学校在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支持下,开始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五步循证教研模式实践,让教研从以往的定性评价变成了定量评价。
以智助教,以智助研,以智助管,以智助学。“粤港澳同一堂课”中小学智慧课堂交流展示活动的圆满举行,充分展示了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智慧课堂、智慧教研赋能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方法与策略,让三地教育工作者对数字化技术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沃作为教育科技的先锋,也将持续与粤港澳开展深度合作与创新探索。